北京时间5月28日晚,2023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南非德班落下帷幕,中国乒乓球队以绝对优势包揽男单、女单、男双、女双和混双五项冠军,再次展现“梦之队”的统治力,男单决赛在马龙与樊振东之间展开,两位世界排名前二的选手鏖战七局,最终樊振东以4:3险胜,首度加冕世乒赛男单冠军。
国乒强势开局 混双打响头炮
赛事首金诞生于混双项目,王楚钦/孙颖莎组合延续了近两年的不败战绩,决赛中以11:7、11:5、11:9直落三局击败日本搭档张本智和/早田希娜,这对“00后”组合凭借默契的跑位和凌厉的进攻,成为国乒新一代混双标杆,赛后孙颖莎表示:“我们针对对手特点做了充分准备,关键分上的战术执行很坚决。”
女双赛场同样呈现中日前沿对抗,卫冕冠军王曼昱/孙颖莎与日本组合伊藤美诚/早田希娜会师决赛,双方鏖战至决胜局,中国组合在6:10落后的绝境下连得6分完成惊天逆转,技术统计显示,王曼昱在第五局的关键分上连续三次正手爆冲得分,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。
单打赛场见证新老交替
女单项目延续了国乒内战传统,世界排名第一的陈梦与新生代领军人物王艺迪会师决赛,经过六局激战,陈梦以4:2取胜,实现职业生涯大满贯最后拼图,比赛中,29岁的陈梦展现出丰富的大赛经验,尤其在第三局1:7落后时通过节奏变化完成翻盘,王艺迪虽败犹荣,其反手拧拉技术被国际乒联评为“本届赛事最具威胁单项技术”。
男单决赛则将赛事推向高潮,34岁的马龙与26岁的樊振东联袂奉献了乒乓球史上最精彩的攻防大战,首局樊振东以11:9先声夺人,次局马龙凭借招牌式的侧身正手弧圈以11:7扳平,此后两人各胜两局,将比赛拖入决胜局,关键的第七局中,樊振东在8:9落后时连续打出三个高质量反手快撕,最终以12:10锁定胜局,这场耗时81分钟的比赛共出现37板以上对拉26次,其中第5局第7分的42板超长对攻被现场观众评为“年度最佳回合”。
技术革新成赛事亮点
本届世乒赛见证了器材创新的突破,德国选手奥恰洛夫使用的碳纤维底板引发热议,该器材在保持击球速度的同时将旋转提升15%,国际乒联技术委员会主席佩特拉·索林表示:“新材料应用正在改变运动轨迹计算方式,但规则会确保技术不偏离竞技本质。”
赛事期间举办的“乒乓科技峰会”公布了多项研究成果,中国团队开发的AI训练系统“鹰眼3.0”可实时分析运动员微表情,预判发球落点准确率达79%,日本展示的“量子传感器”能捕捉球体自转的微观变化,这些技术预计将在巴黎奥运周期投入使用。
新生代冲击传统格局
除中国队外,其他协会选手亦有亮眼表现,18岁韩国小将申裕斌成为首位闯入女单四强的直板选手,其独创的“反手兜挑”技术引发模仿热潮,瑞典莫雷加德则用横板两面弧圈打法淘汰张本智和,欧洲媒体评价其“重新定义了力量型打法”,国际乒联主席维克特认为:“年轻选手的技术创新正在缩小与传统强队的差距。”
赛事组委会数据显示,本届比赛全球收视人数突破6.5亿,其中社交媒体平台“TikTok”的短视频播放量达43亿次,创下乒乓球赛事传播新纪录,中国代表团团长刘国梁总结道:“包揽金牌不是终点,我们要在技术研发、梯队建设方面继续保持领先。”
随着德班世乒赛落幕,各队已进入巴黎奥运会备战周期,国际乒联宣布下届世乒赛将于2025年在卡塔尔多哈举行,这将是中东地区首次承办乒乓球顶级赛事。